1000 鐵粉的概念來自《The 1,000 True Fans》這篇文章,由 Kevin Kelly 提出。
這個想法是針對創作者(如藝術家、作家、音樂家、創作者等)的經營策略。他認為,創作者不需要成為全球性的超級明星或擁有數百萬名追隨者,只需要擁有一群忠實支持自己的人,就可以穩定地養活自己並持續創作。
什麼是鐵粉?
我們可以將鐵粉想像成偶像的忠實粉絲,他們會支持你的每一個新作品,願意花錢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,甚至是你推薦、喜歡的東西。
假設每位鐵粉每年在你身上花費約 100 美元(或等價的金額),那麼你每年可以收入 100,000 美元,這對於許多創作者來說足以維持生活並繼續創作。如果換算成台灣的生活水平,100 萬台幣是絕對夠用的,所以也可以這樣計算:
- 1000 人 x 1000 台幣 = 1,000,000
- 500 人 x 2000 台幣 = 1,000,000
根據領域特質不同,說不定 500 鐵粉也可以達到讓你維持生活水準。
這個概念的關鍵不在於「數量」,而是「深度」。你不需要無數的普通粉絲,而是需要少數真正願意支持你的忠實粉絲。
如何達成 1000 位鐵粉?
Jon Longhurst 根據 Kevin Kelly 文章裡的概念寫了一本書,很短。大約 30 分鐘到一小時可以讀完,其中有幾個關鍵步驟:
1. 創造有價值的內容或產品
專注於你的核心價值:找到你的熱情與專業所在,例如音樂、藝術、寫作、教學等。確保你的作品對目標受眾產生價值。
持續創作,鐵粉是建立在持續的產品和內容,也需要在創作與受眾之間找到平衡,這需要靠量累積。
2. 與粉絲建立深度連結
- 建立個性化關係:讓你的粉絲感到與你之間有真實的情感連結,例如回覆留言、感謝支持者,甚至舉辦線下活動
- 講好你的故事:分享你的創作過程、個人故事或理念,讓粉絲覺得自己是你成長的一部分
- 提供專屬體驗:例如限量版產品、會員專屬內容、粉絲優先權等,讓他們感受到「特別待遇」(Membership、Live、訂閱電子報等等)
3. 了解目標受眾
- 確定你的利基市場:你的鐵粉通常來自特定的興趣群體,他們對你創作的內容有高度興趣
- 與粉絲互動:透過社交媒體、電子郵件、直播等方式與他們保持聯繫,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期望
4. 有效利用工具與平台
建立自己的粉絲名單,直接與鐵粉溝通,避免過於依賴社交平台的演算法。透過像是 Patreon、Buy Me a Coffee、Substack 等平台,讓受眾能直接贊助你。
5. 耐心與堅持
時間的積累:1000 鐵粉並非一夜之間建立,而是透過長時間的努力、穩定的創作與互動逐步累積的。
接受波動:有些鐵粉可能會離開,但只要你持續價值輸出,會有更多新的鐵粉加入。
我的實踐與想法
1000 位鐵粉的核心在於「深度關係」而非「粉絲數量」。 透過持續創造價值、與受眾建立真誠的連結,你不需要成為巨星,也可以透過建立穩定的收入來源與創作生涯。
1000 位鐵粉的概念可以套用到很多領域。跟獨立開發有類似之處,在開發者精力有限的情況下,開發的軟體雖然無法像公司那樣,可以投入大量資本;但獨立開發可以服務特定族群,專注在一個領域,解決他們的問題。
如果直接粗暴用轉換率 10% 來算,我在推特上的追蹤者有 3000 多位,10% 轉換率是 300 多位;Medium 上有 1000 多,10% 就是 100 多位。
我從來沒想過「與粉絲建立深度連結」,然而近幾個月出現了巨大轉變。我驚覺 AI 不斷進步,知識的獲取越來越便利的情況下,更顯珍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細想一下覺得理所當然,所有的科技、文明彷彿都是服務人與人之間的連結,但這對當時的我來說的確是個 Aha moment。
我不確定把 Follower 跟粉絲綁定是否過於粗暴,但撇除掉名詞定義的問題,我的確很想與那些喜歡我文章、部落格、電子報(好啦廢棄很久)、Podcast 的讀者或聽眾們深度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