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 我理想的生活,與那些毫無意義的日常

現在的生活方式已經趨近於我理想中的生活。

2024 年在日本買了房,雖然稍嫌衝動但住得非常滿意,覺得一輩子住在這樣的地方也很好,不一定要什麼大豪宅。身為開發者,在一家安定的公司裡工作,讓我有更多餘裕探索生活中的可能性。

儘管如此,為什麼還要離職?

因為現在這份工作並不符合我理想中的生活。薪水雖然相對高(稅也多,日本萬萬稅),然而如同我在第一篇提到的,那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。

我仍認為我離理想中的生活很接近。

有可以讓我專注工作的房間,有採光良好的客廳、廚房,可以泡澡、享受日本的居住品質,偶爾可以和朋友玩玩遊戲,迎接人生下一個挑戰—成為自由接案工作者,探索下一個人生方向;嘗試音樂、彈電吉他、經營自媒體、寫作、重訓,這些都是五年前的我從來沒想過的事情,隨著時間演進變得越來越清晰,有些甚至是誤打誤撞而開始的事。

我想和宇宙許願,希望認識更多有趣的朋友們,希望自己可以堅持走在想專注的路上,希望可以多多嘗試自己有興趣的人事物,希望拿到更多資源與人脈,為世界貢獻一己之力。

我在寫文章時總是刻意隱藏自己的情緒,好像表達自己的慾望、情緒是一件很丟臉、羞恥的事情一樣,深怕被別人批評。就連在自己的場域裡也要唯唯諾諾的,我討厭那樣的自己,好像我必須時時刻刻努力才行。

從小受到傳統華人家庭的荼毒,很容易就陷入自我內耗的迴圈中無法自拔。

現在不一樣了,我想和大家分享我過得很開心,我看到早晨的陽光會覺得心情好,早起看到一群在寒風中通勤的學生們會受到激勵,路上聽到那首久久沒聽的歌會充滿感動,在後院拔草時會有種活著的實感。

這些微小的感受毫無意義,甚至有些可笑,但我還是想和你分享。

就如同整個職涯中,最讓我開心、感動的不一定是完成了什麼重大專案或功能,而是無心寫的小工具幫助到了 QA,與主管到 Costco 採購、到糸島吃布丁;和同事們去牡蠣小屋吃又大又肥的牡蠣;在我準備離職、半夜被陌生人敲門時主管的關心;與同事們在冷冷的天裡去博多聖誕城聊天;當我收拾好東西,主管告訴我「謝謝你選擇我們」,路上還遇到剛知道我要離職的同事,匆忙送我的告別禮物。

我好愛好愛那些回憶。當時卻拼命告訴自己是開發者,不該輕易展露自己的情緒。

我放過自己了,想告訴大家我很愛你們,儘管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會表達情緒;也想告訴你們我過得很好(但也有些不安),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在這些毫不起眼的事物上,用心感受生活,或許遠比職場那些頭銜更重要吧。

生き方は決めた。あとは自分にできることを精一杯やるさ。

盡全力做好每一件自己能做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