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. 擁抱不確定性

《黑天鵝效應》的作者納西姆曾經提過一個概念——看似完全不可能的事情,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發生,而且大部分我們是無法預測,卻會造成極大衝擊。

2020 年的 COVID-19 就是最好的寫照,疫情的影響下完全改變了人們生活、工作的方式,甚至也有不少店家因為撐不下去而紛紛倒閉、破產,直到 2023 年才開始好轉。


辭職後即將邁入第一個月,我感受到無與倫比的自由與快樂。

同時也為了要往下個里程碑邁進,幾乎每天都是在工作、寫程式的狀態

被圈養久了,跳出舒適圈才發現原來自己是能夠做很多事情的,也才漸漸發現很多在公司裡的一些煩惱與 murmur,跟沒有固定薪水的憂慮與不確定性比起來,都是多麽微不足道。

也因為如此,我與許多新朋友、老朋友展開了聊天、合作的機會,也因此遇到一些我覺得很有趣的題目,就算公司名稱名不見經傳,我也很開心有機會認識與提供協助。

如果我待在公司,或許就沒有這樣的機緣了。

我在擔任開發的時候,時常會去碰新技術,也因為被交付的任務跨足了前後端與 SRE 部門,讓我認識了很多軟體開發的最佳實踐,除了前端開發以外,也學習了很多架設伺服器,處理大流量的設計與知識點等等。(江湖一點訣,其實就是把 DDIA 看熟然後實踐)

乍看之下沒什麼,但最近的接案讓我發現,這其實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。有些外包沒有能力規劃好的架構,導致程式碼冗長且極難維護,增加無謂的複雜度;或是部署流程效率低下,選用當下不適合的雲端商導致費用大增。


後來作者又有出一本《反脆弱》,呼應黑天鵝效應的主題,說明我們可以如何對抗不確定性。其中一個方式是——在某些領域極為冒險、在某些領域極為保守,這樣一來可以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。


就像我在第一篇提到的,儘管在工作裡也有那些充滿挑戰性、興奮的事情,你也很難避免大公司裡出現的問題。(好吧,這也是種不確定性)

在這裡寫寫文章做輸出,也是反脆弱的一種吧。


警告

千萬不要衝動離職!裸辭聽起來很酷很做自己,但沒有薪水是一件很嚴重的事,沒有錢的情況下有可能會衝動行事、間接影響決策的品質。

但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想法,不妨從下面幾個問題著手:

  • 我現在的存款足夠維持生活多久?
  • 如果沒有正職了,我可以賣哪些服務、產品?
  • 有什麼技能是我可以輕鬆做得很好但別人不行?同事通常都怎麼稱讚我?
  • 如果我推出了某個服務、產品,我敢和身邊的朋友宣傳嗎?
  • 我可以先利用下班的零碎時間嘗試嗎?

你也有什麼反脆弱的技巧嗎?歡迎來信 me@kalan.dev 讓我知道!